0224 强的不是英雄,是人_爱发微博的我,成了职业通天代
笔趣阁 > 爱发微博的我,成了职业通天代 > 0224 强的不是英雄,是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0224 强的不是英雄,是人

  爱发微博的我,成了职业通天代正文卷0224强的不是英雄,是人直到大屏幕放出秦浩的硬照,大师兄都还在羡慕。

  Penicillin这么年轻就夺冠,他羡慕。

  夺冠之后水平更上一层楼,他羡慕。

  但今天羡慕的方向又不一样,作为AD,他没少幻想过在赛场打出类似的操作。抓住那么零点零几秒的节拍,按下水银,按下闪现,秀翻全场。

  在这波之前,他从没想过一个中单可以打出这种操作。

  不是他歧视中路。

  他也没资格歧视中路。

  中单选手普遍比其他位置的选手贵,只听说中路玩不转,去混其他位置,没听说其他位置打不了,跑去混中路。

  比如老选手转型方向之一:野辅。

  他没想过的原因很简单。

  中单的英雄池大概率用不到水银这装备,其次,它太吃操作,也太吃注意力。

  如果操作也分门槛。

  那水银闪现没收盲僧大招,应该是最顶尖的那种。只有盲僧按下大招那一瞬的功夫解才有用。

  字面意义的,让盲僧大招消失。

  更过分的是。

  F6营地没有LGD的视野,他们先抢的蓝区侧翼,保留了中转下逼下高地的说法,放弃了上侧视野区域。

  也就是说,Penicillin规避了一波近乎盲视野的侧翼回旋踢。

  想到自己职业赛场多次被卡视野秒,再看这一幕,大师兄心里那股酸爽劲就别提了。

  他梦寐以求想在赛场复刻的操作,都还是正面看到盲僧,它进来踢,然后注意力拉满,成功反制。

  他做梦都不敢做盲视野解盲僧大招!

  水友当然不懂大师兄的感叹。

  扫到一两个弹幕安慰说,炸胡,大师兄知道水友还是不懂。

  也是,大部分观众在有闪现的情况下,连石头人大招都反应不过来。对他们来说,反正都是做不到的操作,干嘛要区分难度。

  有那么一刻。

  大师兄想起Faker出道夺冠,他去搜集锦,偶然看到Faker直播中单瑞文的录屏,里面有一段盲视野走位躲皇子EQ,丝血反杀的镜头。

  他放慢三倍速,看到旗帜动画刚出现,本打算进草回城的瑞文已经在往左边点地板了。

  他当时觉得非常夸张。

  因为就算清楚草里有皇子,他都没办法稳定复刻。这盲视野躲,也太踏马变态了。

  到今天。

  看着硬照里那张年轻的脸,大师兄忽然醒悟过来,他干嘛非得跟怪物比。

  他该坐普通人那一桌。

  水友们一直注意着大师兄的表情,见他面色舒缓,还以为安慰有效。事实上,看到解说那么震惊,他们确实不知道震惊什么。

  如果不是导播切出回放,他们都不知道盲僧大招进入了CD,只以为Peanut犯病,被卢锡安闪现后拉,没了施法距离,没按出大招。

  “一个人打了全队38.6%的输出,这MVP很有含金量。”

  “Faker又被对位MVP,第三次了。”

  “岩雀不好打卢锡安,有问题吗?”

  “我都以为SKT要翻了。”

  “小组赛总共输了三小局,三局都被对位MVP。”

  看到弹幕聊起其他话题,大师兄沉默了几秒钟,露出无奈。

  他终于知道自己以前刚进职业圈,跟一位格斗游戏爱好者讨论梅原大吾时,为什么对方会被他一句“这很难吗”整成哑巴。

  在他眼里,梅原大吾将春丽超杀全部挡掉,上演惊天逆转的镜头,好像也就那样。他又不喜欢格斗游戏,连招都连不明白,自然没办法理解这个操作和别的操作有什么不同。

  直到接触街霸后,才知道格挡多段进攻的判定有多难。

  因为春丽的第一下前冲,只在对手攻击到你之前的7帧内有效。

  7帧什么概念?

  格斗游戏恒定60帧每秒。

  也就是说,6帧约等于0.1秒,那7帧大约就是0.116秒左右。

  所以,梅原大吾在几乎空血情况下先是在0.116秒内反应过来挡住第一下,然后再连续15次Block掉“凤翼扇”的后续动作,再接超杀,完成逆天翻盘。

  他使用的摇杆,一次格挡成功过后,还需要把摇杆推回中间位置。

  更过分的是,梅原大吾选择在凤翼扇改向上攻击的那个空档上跳起来格挡,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出最高伤害的连击套路。

  他不仅抓到了格挡,更看到了怎么反杀。

  就像Penicillin这波操作真正震惊到大师兄的点,都不仅仅是反应快。

  毕竟打桩成功是一回事,能在自己的小屋里,安静的一个人做到是一回事。

  把环境换到异国他乡,对手是LCK豪门,顶着无数人的目光比赛,在SKT主动勾引,掩护盲僧切掉主c的配合里,成功反秀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
  强大的心理素质,练到烂熟的技巧,细致的计算能力。

  对职业选手来说,跟后两条相比,明显前者更不可控。

  大师兄想起猩猩队长最近跟他说过一个笑话。

  他讲,前2年入圈的新人中单,动不动就是我单杀过Faker、以Faker为模版,而去年转会期,他去青训营遇到一些人回答问题,那些人再被指出对线不合格后,给的理由竟然是——

  我在思考怎么支援,再给我一次试训机会。我是团队型中单,学的青帝。我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对线上。

  总之,他们选择回避聊到对线的部分,而且特骄傲的说,Penicillin教我的。

 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。

  Penicillin夺冠不仅唤醒了有些死气沉沉的中国召唤师,回坑了一批老玩家,还影响了一大批新人。

  猩猩队长觉得这事很有趣。

  大师兄看到的却是未来2年,中路大概率会减少对抗。因为支援的前提之一,就是保持血量状态。

  没夺冠之前,很多声音攻击Penicillin换血不够顶级、操作不够。因为他们熟悉的冠军中单叫Faker,跟Faker不像的中单,不配得到认可。

  夺冠之后,这些还是问题吗?

  没看见一些新人中单的游戏思路,变成了没那么强调对线。等这样的中单越来越多,还会有人骂:不单杀不配赢游戏?

  或许骂的部分会变成支援慢了也说不定。评判的标准从压不压刀,变成支援到不到位,队友舒不舒服。

  而且。

  对职业选手来说,还有什么比影响赛场风向更酷的事?

  如果有一天。

  新入圈的新人说我的模版是Doublelift,他觉得自己原地退役,已经没有遗憾了。

  可现实就是。

  他还不配。

  北美本地一代追求的目标并不是他这个联赛统治力还算可以的AD。目标都望着IMP,望着Bang,望着Deft,望着Uzi……

  他缺席了S7春季赛。

  有了更多时间关注训练之外的事。

  他非常清楚的看到了这样的风潮,从LPL席卷到外卡赛区。

  看过Penicillin如何“扬长避短”,赢得冠军的的玩家,在发现自己到了一定水平,打线不容易分出差距后,还会想着靠打线按死“Faker”?

  当然不会。

  比赛视频就在那。

  新一代找到了另一种努力的方向。只要在联动和组织度方面超过对手,没什么不能赢的。

  你名气大又怎样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